核心提示:
近日,国际旅游岛商报记者从海口市教育局获悉,自“双减”工作启动以来,海口通过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优化校内课后服务、强化五项管理等举措,持续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见效,助推素质教育转型升级。
随着一批无证无照办学机构的相继关停,以及全市118所应开设校内课后服务的学校实现校内课后服务全覆盖,海口学校阵地逐渐强化。如今,学生作业更高效、课后服务选择更多样,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切实减轻。
128家校外培训机构停止办学
整治校外培训机构是海口推动“双减”实施、优化教育生态的重要举措。今年9月12日以来,由教育部门牵头,多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共检查校外培训机构1190家次。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海口市证照齐全的校外培训机构共578所,其中学科类327家,在办机构229所,停止办学98所。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251家,在办186所,停止办学65所。各区共排查出有照无证校外培训机构255所,无证无照校外培训机构128所。根据要求,有照无证校外培训机构须限期整改,无证无照校外培训机构已被责令停办。
海口通过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校外培训机构实行常态化监管和持续整治的高压态势,并强化社会监管力量,使监管全面渗透。“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问题查处工作,将被纳入区和镇(街)网格化综合治理体系。”海口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将结合社区综合治理功能开展区域巡查执法,坚决防止隐形变异违规培训行为蔓延。
118所学校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
在“双减”过程中,海口学校阵地逐渐强化,各类课后服务日益丰富。海口市应开展课后服务的118所学校全部开展了校内课后服务,推动打造“一校多品”体育课程特色,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海口市校内课后服务参加学生共17.8万人,学生参与率达到83.1%。
同时,海口还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参与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补助政策。采取“政府补助、家长分担”的成本分担机制,通过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保障经费。市财政按照每校(校区)每年不少于15万元的标准补贴。家长承担部分劳务报酬成本。
海口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市将向社会公开遴选体育、艺术学科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参与校内课后托管服务,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有效性,让学生更好回归校园。
207所学校实现“作业公示”
“双减”工作启动以来,海口进一步加强五项管理,并强化学生课后作业管理,通过推广“作业公示”等要求,保障学生休息时间。截至目前,207所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出台了作业管理办法,建立了校内作业公示制度,科学合理布置作业。
此外,海口市还在义务教育学校推行《作业设计与案例指引》,开展中小学作业设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探索分层作业、个性化作业、有效作业等实施途径,充分发挥作业在教学中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的作用。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见效,海口系列举措仍在持续发力。海口市教育局表示,将继续加强对各校学生上学时间的监管,对住校生就寝时间抽查督促,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督查,保障中小学生睡眠时间。
免责说明: 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温馨提示: 所有内容资料仅供点评与参考。网友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1-2025 www.aoyou089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唯我遨游1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部分图片或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无意中对您的权益构成了侵犯,我们深表歉意,请来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 唯我遨游1 ( 琼ICP备11001216号-2)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