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4月24日,第10个中国航天日,航天人才与创新成果双向驱动发展大会在海南遥感卫星应用产业综合信息与服务平台举行。会上,海南首个专属卫星星座——“海南自贸港卫星星座”建设正式启动。
4月24日,航天人才与创新成果双向驱动发展大会在海南遥感卫星应用产业综合信息与服务平台举行。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谢式伟 摄
大会以“星聚文昌·才赋航天”为主题,汇聚政企校研四方代表百余人,共商航天产业发展大计,发布海南自贸港航天专项成果与人才政策,签署多项战略合作协议,为海南打造国际一流商业航天生态圈注入强劲动能。
4月24日,航天人才与创新成果双向驱动发展大会在海南遥感卫星应用产业综合信息与服务平台举行。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谢式伟 摄
当天,海南省航天创新中心与海南航天城产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中科卫星(海南)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海南自贸港卫星星座”合作协议,标志着海南专属卫星星座建设正式启动。
据介绍,“海南自贸港卫星星座”项目一期由“海哨”卫星组网实现。其中,“海哨”一号卫星已于2024年12月成功发射,在轨业务化运行。“海哨”二号卫星计划于今年7月发射,“海哨”三号卫星计划于明年6月发射。
该星座重点聚焦高分辨率、低倾角、全极化雷达卫星领域,凭借先进的技术创新理念引领商业遥感卫星发展潮流,计划在3年内完成建设。
“海南自贸港卫星星座”合作建设签约仪式。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冀冀 摄
现场,北京邮电大学与海南省航天技术创新中心签约加入“七星实验室”,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首批成员高校共同打造航天核心技术攻关高地。
“七星实验室”新成员单位签约仪式。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冀冀 摄
“陆海空”航天领域七大专项成果也于当天发布,涵盖卫星研制、海洋环境监测、天基数据应用等前沿领域。海南省航天技术创新中心、航天卫星超级工厂(海南)有限公司、海南长光卫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机构和企业现场发布人才需求清单,覆盖技术研发、卫星制造等核心岗位,释放海南航天产业引才强信号。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海口经济学院等本地高校积极参与大会,与北邮、北航、哈工大、西工大等高校同台交流,展现了高等教育与航天产业的深度联动,各方携手为航天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注入新活力。
当前,海南正依托自贸港政策优势,整合“陆海空”立体化资源,加速构建商业航天全产业链生态。文昌国际航天城将着力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本次大会通过政策宣贯、成果展示、产教签约与资源对接,全面展现了海南航天产业的创新活力与开放姿态。
大会由海南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文昌市人民政府主办,由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海南省航天技术创新中心、海南卫星数据与应用研究中心承办,由海南太空音符航天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执行。
(原标题:海南首个专属卫星星座建设启动)
免责说明: 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温馨提示: 所有内容资料仅供点评与参考。网友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1-2025 www.aoyou089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唯我遨游1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部分图片或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无意中对您的权益构成了侵犯,我们深表歉意,请来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 唯我遨游1 ( 琼ICP备11001216号-2)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