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编者按:2021年,海南省人民医院作为自贸港医疗改革的先锋,以刀刃向内的魄力开启综合改革。落地四年来,医院实现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跨越式蜕变。曾经需要跨海求医的疑难重症,如今百姓在家门口即可得到救治。这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改革,让“大病不出岛”从民生承诺化作触手可及的生命守护。
即日起,医院将逐步推出【大病不出岛】系列报道,全景式展现改革攻坚的成果。
近日,海南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了一例先天性喉软骨软化及舌根囊肿患儿,经新生儿科、小儿内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多学科专家协作诊疗,患儿呼吸道完全畅通,各项生命体征平稳,体重增加,手术后2周平安出院。
出生时体重仅有2公斤,只能“趴着睡”
小童(化名)出生时体重仅有2公斤,自出生起就面临重重危机——呼吸急促、困难,在新生儿科治疗半个月后,症状非但未缓解,反而持续加重。即使在经鼻吸氧支持下,仍出现明显三凹征,每次吸气都伴随特征性的呼噜声或鸡鸣音。最令人揪心的是,这个脆弱的小生命只能趴着睡才能维持呼吸。
新生儿科迅速启动多学科会诊,儿科主治医师李焕龙第一时间为小童施行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检查发现小童的喉部软骨软化,吸气时声门上部软组织向喉内塌陷,引起气道阻塞。
“这是典型的喉软化症,婴幼儿常见的喉部先天性畸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治医师蔡飞解释,多数患儿症状较轻,随着喉软骨自然发育,问题会逐渐改善。
然而小童却再次遭遇了不幸。半个月的观察期内,他的呼吸困难非但没有缓解,反而持续恶化。纤维支气管镜检显示,会厌组织塌陷程度加剧,已完全遮蔽声门,几乎将气道堵得严严实实。眼看着小童每一次呼吸都变得愈发艰难,心急如焚的父母再次找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护团队,希望尽快开展手术治疗。
对于小童这样的新生儿,该手术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之前几乎没有为这么小的孩子开展喉软化症手术。”为了解决孩子呼吸困难等问题,蔡飞慎之又慎,多方查阅资料,为手术做了充足的准备。
先天性喉软骨软化症又称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重度喉软化症患儿可伴有呼吸及喂食困难、胃食管反流、发绀、肺动脉高压或肺心病,甚至窒息死亡。
在出生不足2月的新生儿身上经鼻插管
随后,该院立刻组织新生儿科、小儿内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多学科专家进行会诊,集合多学科力量确定手术方案。
然而,手术开始得并不顺利。在给小童实施麻醉的过程中,麻醉科就遇到了严峻的挑战。
麻醉团队为手术成功建立“生命通道”
由于手术操作位于舌根及会厌,经口插管会影响手术操作,只能经鼻插管,但在年龄不足2个月、手术体重仅有3公斤、气管直径只有3毫米的婴儿身上采取经鼻插管,难度不言而喻。此外,由于患儿因呼吸困难而长期俯卧,而插管时必须以平卧方式进行,体内肺氧储备少,极易造成缺氧窒息。一系列接踵而来的挑战让麻醉科副主任王志华意识到“必须争分夺秒建立气道!”
“小童生长发育迟缓,其鼻腔通道狭小,鼻腔黏膜薄,普通导管经鼻气管插管时可能会损伤鼻黏膜导致出血。”王志华与麻醉成员讨论后及时调整策略,最终采用了收缩鼻黏膜、润滑鼻孔以及导管加温软化塑形等方式,小心翼翼地将导管穿过有生理弯曲的鼻腔,其间未造成任何出血损伤。
在管子顺利进入鼻腔后,小童声门左侧的一个巨大囊肿,再次给麻醉团队泼了一盆冷水。
“这个囊肿很大,像一个小气球一样从会厌根部挂下来,正好挡住声门的位置,完全遮挡住了喉镜的视线。”经过多番调整,麻醉团队终于在右侧发现了狭小细窄的“生命之门”——声门。就当所有人为找到声门而高兴时,王志华却通过喉镜发现小童的声门过高,管子无法通过自然的角度送入气道。“平时我们用的经鼻插管钳对这个小婴儿来说实在太大,放进嘴巴都困难,更别提用钳夹气道导管送入气道。”王志华随即指导康文越主治医生通过不断调整患儿体位,以及使用Sellick加压手法,采用提前准备好的耳鼻喉器械,最终将导管调整到与声门的理想角度。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治医师蔡飞为患儿做手术
最终,在麻醉团队及手术室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患儿成功完成气管插管,全程保留自主呼吸、全程无缺氧,为手术建立了可靠的生命通道!
随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治医师蔡飞根据术前治疗方案,在手术显微镜下切除了并发的舌根囊肿,随后在指甲盖大小的会厌上进行部分消融及显微缝合,改变会厌形态。
“是你们,让我们打消了出岛的念头!”
约1个半小时后,整台手术顺利完成。考虑到小童呼吸道较为脆弱,手术后立即拔管可能会引起呼吸道水肿、感染,王志华建议先保留气管插管。手术后第5天,小童的气管插管被拔出。2周后,小童的呼吸通道已完全通畅,能够像正常人一样呼吸、喝奶,再也不用“趴着睡”。5月10日,小童在新生儿科住院2个多月后平安出院。
小童父母表示,虽然也有考虑过出省治疗,但在再三考量下,他们最终还是选择了在海南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是海南省人民医院完备的治疗方案、医护团队的耐心沟通以及多学科的综合诊疗实力,让我们最终打消了出岛就医的念头。”
此次该院多学科团队成功完成省内首例独立开展的低龄低体重患儿气道手术,突破了该领域的技术瓶颈。通过MDT模式的创新实践,不仅填补了省内技术空白,更标志着该院新生儿危重症救治能力实现质的飞跃,将全省新生儿专科救治水平推向新高度!
(原标题:“趴睡宝宝”获救了!多学科团队为2月龄宝宝重建“生命气道”)
免责说明: 文章由网友分享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站进行删除。
温馨提示: 所有内容资料仅供点评与参考。网友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1-2025 www.aoyou089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唯我遨游1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为非营利性网站,部分图片或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果无意中对您的权益构成了侵犯,我们深表歉意,请来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
版权所有 唯我遨游1 ( 琼ICP备11001216号-2) 琼公网安备 46010602000146号